技術文章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 茶葉水分測定國標方法
茶葉水分測定國標方法
更新時間:2016-04-11   點擊次數:5358次

betway中文版——專(zhuan) 業(ye) betway中文网页製造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hui)

GB/T 8304-2013

本標準按照GB/ T 1.1-2009 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代替GB/ T 8304-2002« 水分測定》。本標準與(yu) GB/T 8304-2002 相比, 主要技術變化 茶葉betway中文网页

如下:

一一→原理中對水分測定的原理做了適當補充;

一一儀(yi) 器與(yu) 用具中增加了樣品容器、玻質烘皿;

一一重複性:兩(liang) 次測定結果的差值,每1 0 0 g 樣品的水分應不超過0 . 2 g 修改為(wei) 在重複條件下同一

樣品獲得的測定結果的差值不得超過算術平均值的5 %

本標準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 O 1573: 1980« 103°C 時質量損失的測定》。本標準與(yu) ISO

1573:1980 相比, 主要技術性差異如下:

一二修改采用I SO 1573:1980 作為(wei) 本標準的*法;

一一一增加1 2 0 °C烘幹法(快速法>作為(wei) 本標準的第二法;

一一在1 0 3 °C ±2°C 恒重法的水分測定中將試樣烘幹時間從(cong) 6 h 修改為(wei) 4 h;

-一重複性:兩(liang) 次測定結果的差值,每1 0 0 g 樣品的水分應不超過0 . 3 g 修改為(wei) 在重複條件下同一

樣品獲得的測定結果的差值不得超過算術平均值的5 % ;

-刪除了IS O 1573:1980 的第9 章實驗報告;

-刪除了幹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本標準還做了下列編輯性修改:

一一刪除了I S O 1573:1980 的前言;

一一-刪除了I S O 1573:1980 的引言。

本標準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hui) ( SAC/ TC 339) 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國家茶葉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廈門華祥苑茶業(ye) 股份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王瑾、周衛龍、肖文華、沙海濤、王海斌、徐建峰、陸小磊。

GB/T 8304 的曆次版本發布情況為(wei) :

一一-GB/ T 8304-1987 , GB/ T 8304-2002 0

I

GB/T 8304-2013

茶葉betway中文网页

1 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茶葉中水分測定的儀(yi) 器與(yu) 用具、測定步驟及結果計算的方法。

本標準適用於(yu) 茶葉中水分的測定。

2 規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於(yu) 本文件的應用是*的o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jin) 注日期的版本適用於(yu) 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於(yu) 本文件。

GB/T 8302 茶取樣( GB/ T 8302-2013 ,150 1839:1980 ,NEQ)

GB/T 8303 茶磨碎試樣的製備及其幹物質含量測定( GB/ T 8303-2013 , ISO 1572: 1980 ,

MOD)

3 術語和定義(yi)

下列術語和定義(yi) 適用於(yu) 本文件。

3.1

水分moisture content

在常壓條件下,試樣經規定的溫度加熱至恒重時的質量損失。

4 原理

試樣於(yu) 1 0 3 °C ±2 °C 的電熱恒溫幹燥箱中加熱至恒童, 稱量, 並計算試樣損失的質量即為(wei) 水分。

5 儀(yi) 器與(yu) 用具

5.1 樣品容器: 由清潔、幹燥、避光、密閉的玻璃或其他不與(yu) 樣品發生反應的材料製成; 大小以能裝滿磨

碎樣為(wei) 宜。

5.2 鋁質或玻質烘皿: 具蓋, 內(nei) 徑75 mm---80 mmo

5.3 鼓風電熱恒溫幹燥箱: 溫控103 °C 2 °C

5.4 幹燥器: 內(nei) 盛有效幹燥劑o

5.5 分析天平: 感量0.001 go

6 操作方法

6.1 取樣

GB/ T 8302 的規定取樣。

GB/T 8304-2013

6.2 試樣製備

緊壓茶按GB/ T 8303-2013 6. 2. 2 規定製備茶樣; 緊壓茶以外的茶, 6.1 取樣操作, 將樣品混

勻,貯存於(yu) 樣品容器( 5 . 1 )中。

6.3 烘皿的準備

將潔淨的烘皿( 5 . 2 )連同蓋置於(yu) 1 0 3 °C 2 °C 的幹燥箱內(nei) ( 皿蓋打開斜至皿邊) ,加熱1 h 加蓋取

出,於(yu) 幹燥器內(nei) 冷卻至室溫,稱量<準確至0 . 0 0 1 g)

6.4 測定步驟

6.4.1 *法一-103 uc ±2 uc 恒重法( 仲裁法)

稱取5 g( 準確至o . 001 g) 試樣( 6 . 2 ) 於(yu) 已知質量的烘皿( 6 . 3 ) 中, 置於(yu) 1 0 3 °C 2 °C 幹燥箱(5.3) 內(nei)

<皿蓋打開斜至皿邊>。加熱4 h 加蓋取出, 於(yu) 幹燥器( 5 . 4 ) 內(nei) 冷卻至室溫, 稱量。再置於(yu) 幹燥箱中加熱

1 h 加蓋取出, 於(yu) 幹燥器內(nei) 冷卻, 稱量( 準確至0 . 0 0 1 g) 。重複加熱1 h 的操作, 直至連續兩(liang) 次稱量差不

超過0 . 0 0 5 g 即為(wei) 恒重, 以zui小稱量為(wei) 準。

6.4.2 第二法一一-120°C 烘幹法( 快速法)

稱取5 g( 準確至O . 001 g) 試樣( 6 . 2 ) 於(yu) 已知質量的烘皿( 6 . 3 ) 中, 置於(yu) 1 2 0 °C 幹燥箱( 5 . 3 ) 內(nei) ( 皿蓋

打開斜至皿邊)。以2 min 內(nei) 回升到1 2 0 °C 時計算, 加熱1 h 加蓋取出, 於(yu) 幹燥器( 5 . 4 ) 內(nei) 冷卻至室溫,茶葉betway中文网页

稱量<準確至0 . 0 0 1 g)

7 結果計算

7.1 計算方法

茶葉水分含量以質量分數(%)表示,按式( 1 )計算:

水分含量= m l - m 2 x 100%

ma

式中:

ml 一一試樣和烘皿烘前的質量, 單位為(wei) 克( g ) ;

m2 一一試樣和烘皿烘後的質量, 單位為(wei) 克( g ) ;

ma 一一試樣的質量, 單位為(wei) 克( g )

如果符合重複性( 7 . 2) 的要求, 取兩(liang) 次測定的算術平均值作為(wei) 結果<保留小數點後1 ) 0

7.2 重複性

在重複條件下同一樣品獲得的測定結果的差值不得超過算術平均值的5 %

:用第二法測定茶葉水分,重複性達不到要求時,按*法規定進行測定茶葉betway中文网页

betway中文版

betway中文版

工廠地址: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西柯鎮美人山中路288號廠房

©2019 版權所有:betway中文版  備案號:  總訪問量:361833  站點地圖  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