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的水分的定量分析已被列為(wei) 醫藥檢驗的基本項目之一,作為(wei) 藥品一項重要的質量指標。一般情況下,藥品中水分的含量異常會(hui) 嚴(yan) 重地影響藥品的質量和療效。特別是抗生素類藥品中所含水分過高會(hui) 嚴(yan) 重影響其穩定性、理化性狀、及有效期和使用效果,甚至於(yu) 服用這些藥品會(hui) 嚴(yan) 重危害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身體(ti) 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對藥品的水分進行檢查並嚴(yan) 格控製其限度非常重要。
以前,人們(men) 普遍采用加熱幹燥法(即幹燥失重法)檢查藥品中的水分,此種方法不但繁瑣、費時、係統誤差大,而且遇熱不穩定的藥品不能適用於(yu) 此方法,故不能滿足現代藥品檢驗的需要。1935年,Karl Fischer發現了一種用滴定法測定含水量從(cong) 1ppm到100%的樣品的方法(卡爾·費休氏水分測定法)。該法以甲醇為(wei) 介質,以卡爾費休液為(wei) 滴定液進行樣品水分測定的一種方法。此方法測定水分含量的用途廣泛、操作簡單、準確度高、重複性好,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分析結果的準確性。而且該方法滴定時間短,一般情況下測定一個(ge) 樣品僅(jin) 需2到6分鍾,尤其適用於(yu) 遇熱易被破壞的藥品。中國、英國、美國、日本四國藥典均收載了卡爾·費休氏水分測定法(容量滴定法和庫侖(lun) 滴定法),現在已成為(wei) 國際上通用的經典水分測定法。
一、卡爾費休betway中文网页檢測原理
卡爾·費休氏水分測定法是根據碘和二氧化硫在吡啶和甲醇溶液中能與(yu) 水起定量反應的一種非水溶液中氧化還原滴定法,其滴定的基本原理是儀(yi) 器的電解池中的卡爾費休試劑達到平衡時注入含水的樣品,水參與(yu) 碘、二氧化硫的氧化還原反應,在吡啶和甲醇存在的情況下,生成HI吡啶和甲基硫酸吡啶,消耗了的碘在陽極電解產(chan) 生,從(cong) 而使氧化還原反應不斷進行,直至水分全部耗盡為(wei) 止,依據法拉第電解定律,電解產(chan) 生碘是同電解時耗用的電量成正比例關(guan) 係的,其化學反應方程式如下:
①H2O+I2+SO2+3C5H5N→2C5H5N·HI+C5H5N·SO3(不穩定)
②C5H5N·SO3+CH3OH→C5H5N·HSO4CH3(穩定)
卡爾費休試劑中含有分子碘而呈深褐色,當含有水的試劑或樣品加入後,由於(yu) 化學反應,生成甲基硫酸吡啶(C5H5N·HSO4CH3)而使溶液變成黃色,可用目測法判斷終點(即由淺黃色變成橙色)。或用“永停滴定法”來指示卡氏反應的終點,其原理為(wei) :在反應溶液中插入雙鉑電極,在兩(liang) 電極之間加上一固定的電壓,若溶劑中有水存在時,則溶液中不會(hui) 有電對存在,溶液不導電;當反應到達終點時,溶液中存在I2和I-電對,在電解過程中,電極反應如下:
陽極:2I--2e→I2;陰極:①I2+2e→2I- ②2H++2e→H2
因此,溶液的導電性會(hui) 突然增大,在設有外加電壓的雙鉑電極之間的電流值突然增大,並且穩定在我們(men) 事先設定一個(ge) 閾值上麵,即可判斷到了滴定終點,儀(yi) 器便會(hui) 自動停止滴定,從(cong) 而通過消耗卡爾費休試劑的體(ti) 積計算出樣品的含水量。按照上述原理科研人員研製了卡爾·費休氏betway中文网页,近年來在國內(nei) 市場中較活躍的國產(chan) 卡爾·費休氏betway中文网页主要有上海禾工等。目測法和永停滴定法兩(liang) 種方法均被《中國藥典》(2005年版)收載。但是目測法誤差較大而且在測定有顏色的物質時會(hui) 遇到麻煩,故該法不宜使用。卡爾·費休氏betway中文网页操作簡便、靈敏度高、再現性好,並能連續測定,自動顯示數據,筆者建議有條件的藥品檢驗部門優(you) 先使用卡爾·費休氏betway中文网页測定樣品中的水分含量。
二、卡爾費休氏betway中文网页的分類及應用範圍
卡爾·費休氏水分測定法可適用多種有機物和無機物中的水分測定,由於(yu) 各種化合物性質的差異,可分為(wei) 直接容量滴定法和間接容量滴定法(回滴定法)兩(liang) 類。但在藥品檢驗中經常使用直接容量滴定法對水分含量進行測定,比較典型的藥品有以下幾類:
1.膠囊製劑
阿奇黴素膠囊、頭孢拉丁膠囊、頭孢氨苄膠囊、頭孢羥氨苄膠囊、阿莫西林膠囊等;
2.注射用粉針劑
注射用頭孢噻肟鈉、注射用頭孢唑林鈉、注射用頭孢呱酮鈉舒巴坦鈉、注射用頭孢拉丁等;
3.片劑阿莫西林分散片等;
4.原料藥。